返回

我成了大明勋戚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318 决定亲征 (二合一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睁看着治下子民被鞑虏掠夺为奴为婢,就对得起宗庙社稷吗?”

  朱祁镇简直气急攻心,明明自己是去改变战局的,怎么放在大臣嘴中就变成了视宗庙社稷为不顾。

  就在此时,兵部尚书邝埜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力谏道:“陛下,靖远伯正率领着大军远征麓川,兵马粮草俱源源不断往南方运输。”

  “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如今京师国库空虚武备缺失,亲征瓦刺并非最好时机。”

  “还请陛下慎重,等待靖远伯大胜归来再做决断!”

  明朝虽然第四次征伐麓川战争,征召的主力大多是南方地区的兵马,仅后来宁阳侯陈懋从宁夏率领了一批北方边军增援。

  但是大量的武器装备,以及粮草物资却囤积在了南方,京师武备库并没有足够的铠甲刀剑。就算想要从南方运输过来,靠着京杭大运河的运力,没有几个月是搞不定的。

  再说了,麓川战事焦灼,谁也不知道还要打多久。你这时候把南方的武器装备运走,那岂不是相当于把几十万大军,坑在了西南的深山老林里面。

  哪有仗还未打,便开始自毁长城的道理?

  邝埜进言的现实困境,相比较单纯的劝说,还是更有效一些的。至少震怒中的朱祁镇,没有即刻反驳否定,开始思索着其中利弊。

  不过满朝文武,却还忘记了一个人,拥有着几乎跟朱祁镇不相上下的战争狂热。

  这个人便是王振!

  《明史·王振传》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,叫做“廷臣交谏,弗听。”

 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,朝廷群臣谏言反对,老子不听!

  王振学识并不低,还曾担任过内书堂的讲师,可他在武事方面就可谓一窍不通,却偏偏幻想着能像郑和一样威震四海,弹指间灭不臣之过,最终青史留名。

  如果说明朝皇帝都有一个太祖梦的话,那么明朝太监都有一个郑和梦。

  现在瓦刺来袭,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几回,正适合让自己建功立业!

  更重要是,王振心中始终没有把瓦刺视为强敌,只要朱祁镇能率领京营尽出御驾亲征,就不可能输!

  天降的灭国功劳,此时不争取,更待何时?

  “大司马言重了吧,就算没有靖远伯的南征军,京师三大营中也有着不下二十万骁勇之师。”

  “至于兵器粮草,据咱家所知九边重镇本就囤积了不少铠甲剑羽,另外漕运的通州仓、丰济仓、广运仓储备余粮,只需不到半月便能运达京师。”

  “如今宣大局势危如累卵,大司马是想要放任边防崩溃,蒙古鞑虏的人马兵临京师城下吗?”

  现在的王振,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谦卑隐忍,不会当着朝臣面涉政的太监了。

  随着明英宗宠幸越深,王振终于按捺不住隐藏的权利欲望,开始肆意的插手朝政要事。更为离谱的是,明英宗对于这种行为,不但不采取制止,相反还愈发鼓励。

  宦官权势便是皇权的延伸,这点朱祁镇确实理解的非常透彻。

  皇帝拉偏架多了,朝臣们摄于淫威自然不敢多言,甚至很多大臣面对王振的恐惧,还甚于面对皇帝。

  毕竟明英宗还得遵守君臣礼仪,遵守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。王振可就不管这么多,谁敢得罪自己他就整死谁!

  所以当王振意有所指的说出这番话,本来想要附议邝埜大臣们,纷纷噤若寒蝉,不敢得罪这名权阉。

  可偏偏邝埜是个硬骨头,他面对王振依然据理力争道:“西宁侯战败损失了大量的兵器铠甲,边关的战备物资已然不足,同时还让鞑虏的装备更上一层楼。”

  “另外冬季枯水期刚刚过去,加之今年又是大比之年,还需兼顾南征军的物资供应,漕运属实不堪重负,根本无法做到半月供应京师二十万大军的粮草。”八壹中文網

  王振可能没有想到,邝埜还真敢不怕死的反驳自己,瞬间难色就沉了下来。

  同时相比较兵部尚书的专业性,王振哪里知道战备物资的具体数目跟转运
318 决定亲征 (二合一)(2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