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我成了大明勋戚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553 盖棺定论 (二合一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景泰三年九月十二日,新君朱见清登基的第二天,确定了大行皇帝朱祁玉的谥号跟庙号。

  谥号这种东西在汉唐时代,基本上是用来总结帝王的一生,皇帝当的好就给个美谥,皇帝要是当的稀烂,臣子不给面子定个恶谥也没问题。

  不过随着朝代的更替,谥号这玩意就越来越不值钱了,以前秦汉能得到个“文”、“武”的谥号,比如说汉文帝、汉武帝、隋文帝等等,那简直要英明神武到巅峰境界,朝臣才会在驾崩后给这个字。

  到了唐宋阶段,不管皇帝当的怎么样,谥号基本上都会捡个好听的给。直至明清朝代,谥号已经不是什么好坏的问题,那是一个字的美谥都不足以彰显皇帝的英明。

  明朝自朱元章之后,谥号整整高达十七个字,凡是能想到的好听词汇全部用上,清朝更是开天辟地的用上了二十二个字的谥号。

  这么长的谥号念都念不完,于是乎一般情况下就只看最后一个字,比如明宣宗朱瞻基的谥号是“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”,简称就是宣宗章皇帝。

  通过礼部的拟订,景泰帝朱祁玉的谥号,最终确定为“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”,简称就是景皇帝。m.81ZW.ćőm

  布义行刚曰景,以刚行义。

  土木堡之战后景泰帝坚守京师,拿出了君王死社稷的魄力,其“大义刚决”谥号为景皇帝没有任何问题。

  相比较谥号,唐宋之后评价皇帝更为准确的是庙号,其中“太高世中”四字,就是最好的几个庙号。比如太祖、太宗、高祖、世宗等等。

  但是“中宗”这个庙号,被唐中宗李显给用臭了,后世大一统皇帝基本上不用“中宗”庙号。这就跟宋朝之后,历代帝王再无泰山封禅是一个道理,着实不想拉低自己的档次。

  可偏偏礼部呈上来的景泰帝朱祁玉庙号,就是“中宗”两字。

  本来庙号是否启动,最终是由继任皇帝拍板,但新君朱见清还不到三岁,嫡母杭皇后更是在朝中没有一丝根基,属于标准的“儿皇帝”范畴,决定权就落到了内阁手中。

  陈循经历过皇权斗争站位失败后,已经明白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了,向新君朱见清呈交了乞骸骨的上疏。不过按照官场惯例,皇帝是不会第一次就直接批准的,那等同于告诉文武百官内心里面的喜恶。

  需要经过几番推辞上疏,最终皇帝才会表现出一副“依依不舍”的态度,批准朝中大臣告老还乡。

  既然无心仕途等着回乡,陈循不想在这种事情上做个恶人,把批准谥号的权力交给了沉忆辰,如何用庙号来给景泰帝的一生盖棺定论,就看对方的意思了。

  “向北,中宗庙号恐怕是礼部给事中那帮清流取的,纯粹是为了报复而去诋毁大行皇帝。”

  朱祁玉这番过继“大宗”嗣子的操作,朝中各衙门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礼部,毕竟掌管礼制,最看不得这种践踏礼法的举动发生。

  商辂脸上流露出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,中宗庙号看似“高贵”,实则就是为了恶心人存在。景泰帝朱祁玉就算后期为了易储,做出来一些略显昏庸的举动,但整个帝王生涯瑕不掩瑜。

  “无妨,该用什么庙号,他们说了不算。”

  沉忆辰相反显得很平静,当掌控了主宰的大权之后,那些曾经无法反驳的“决定”,现如今全部变成了“建议”。

  “我知道,只是觉得有些不平罢了,还有这备选的代宗。说是跟唐代宗含义相同,避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讳,用‘代’来替‘世’字,实际是明世宗。“

  ”但前朝都作了古,如今我大明何需避讳‘世’字,摆明了就是取字面意思,暗讽大行皇帝法统名不正言不顺!”

  “那弘载,你觉得取何庙号为好?”

  沉忆辰反问了一句,他想听听商辂的意见。

  “明世宗!”

  没有丝毫犹豫,商辂就说出了心中的想法。

  “世”字放在《孔孟家语
553 盖棺定论 (二合一)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